概況:
嘉定區(qū) 城隍廟 位于南區(qū)豫園商場內(nèi),與豫園毗鄰,又稱老城隍廟,是
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城隍是道教中城市的保護神,相傳明永樂年間(15世紀初)
上海知縣張守約將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廟(又名霍光行祠)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1926年重建,殿高4.8丈,深6.33丈,鋼筋水泥結構,而彩椽畫棟、翠瓦朱檐,規(guī)模大增??箲?zhàn)后,為與新城隍廟(原址在金陵西路連云路口)相區(qū)別,故稱老城隍廟。
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筑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
海地區(qū)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方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短短六年的時間里,便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六個殿堂,總面積約一千余平方米。
城隍神,是城市的保護神,“城”,就是城池;“隍”就是干涸的護城河,“城”和“隍”都是保護城市安全的軍事設施。中國早在周代就已開始祭祀“水墉”神,水墉神被認為是城隍神的原形。至少在南北朝時期,民間已經(jīng)為城隍神立廟供奉。自南北朝以后,“城隍神”一詞屢顯官編史書。至明代,城隍信仰可謂是登峰造極,有人統(tǒng)計,明代全國有城隍廟1472所,也就是說當時在每一座中國城市中都至少有一座城隍廟,城隍神也被列入國家祭祀神靈范圍。由于城隍神是城市的保護神,城市居民對城隍神的更是祭祀尤謹。圍繞著城隍信仰,產(chǎn)生了多種宗教活動和民俗活動,其中一項就是每年轟轟烈烈的“三巡會”,其他的諸如城隍廟會等也連年不絕。
大殿正門上懸“城隍廟”匾額,并配以對聯(lián)“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wěn),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大殿內(nèi)供奉金山神主漢代博陸侯霍光大將軍坐像,左首為文判官,右首為武判官,次為日巡與夜查,日巡、夜查以下為八皂隸。第一對立柱懸有對聯(lián)“威靈顯赫護國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贊揚城隍神的功績,上懸匾額“牧化黎民”。第二對立柱上懸“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的對聯(lián)以警示世人。城隍廟大殿在明代永樂年間已經(jīng)存在,當時的上海知縣張守約將供奉金山神主霍光的金山行祠改建為上海城隍廟大殿,殿內(nèi)依舊供奉金山神主霍光。1924年為火所焚,1926年開始重建,1927年完工,現(xiàn)在所存的大殿即是重建于1926年的城隍廟大殿,為全部鋼精水泥結構仿古大殿。
元辰殿:又稱六十甲子殿。元,為“善”,元辰,就是指吉利時日的意思。元辰神靈是中國的年歲神靈,與每一位中國人的年運有關。中國古代子以天干地支循環(huán)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結束,以六十為一周,故也稱六十甲子,后道教以六十甲子配以神名,從而形成了道教元辰信仰。因六十甲子神靈是星神,故也稱太歲神。在民間,指人們把某年在六十元辰中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當年的值年太歲,本人出生之年的所對應的太歲神稱為本命太歲。信徒禮拜本命太歲,祈求年年平安,吉祥如意的儀式,就稱為順星。
慈航殿:慈航殿內(nèi)供奉眼母娘娘(主治眼疾)、慈航大士(主平安)、天后娘娘(主出海平安)。慈航殿門上懸有對聯(lián)“善惡到頭總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匾額“慈航普渡”。財神殿:財神殿內(nèi)供奉
文昌帝君(主功名利祿)、關圣帝君(主平安)、財神(主財運)。財神殿門上懸有對聯(lián)“生財有道義為先,學海無涯苦做舟”,上懸匾額“福佑眾生”。城隍殿:城隍廟內(nèi)最后一進殿為城隍殿。城隍殿兩側懸有對聯(lián)以贊揚城隍神公正無私“禍福分明此地難通線索,善惡立判須知天道無私”,上懸匾額“威靈顯赫”。殿內(nèi)另有一幅贊神對聯(lián)“天道無私做善降祥預知吉兇禍福,神明有應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橫批“燮理陰陽”。城隍殿中央供奉上??h城隍神紅臉木雕像,正襟危坐。城隍殿內(nèi)仿照明代縣衙公堂陳設,儀仗森嚴。
主要景點:元辰殿、慈航殿、財神殿、城隍殿
節(jié)目表演:老城隍廟藝術競技館內(nèi)有斗雞、雜技及霹靂書法等“中華一絕”的民俗藝術表演。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8:30~16:30
溫馨提示:
1.據(jù)本地人說,其實城隍廟里面的小吃又貴又不正宗,城隍廟小商品市場前面的豆腐腦、臭豆腐還比較有意思。
2.老城隍廟周邊美食有:南翔的小籠包子、松去樓的八寶飯、松月樓的素菜包子、桂花廳的鴿蛋圓子、綠波廊的上海菜等。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qū)邑城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