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國家首批AAAAA級景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京城
西北部的四環(huán)與五環(huán)之間,距離市中心約10公里。周邊有二十多條公交線路通達東宮門、北宮門、新建宮門等處。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博物館式皇家園林。1750年始建,原名清漪園。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帝御園。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1886年,光緒皇帝在原基址上按原規(guī)模重建,兩年后改名
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的頤養(yǎng)之地。曾是晚清最高統(tǒng)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1998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頤和園由萬壽山和
昆明湖組成主體框架,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林木蓊郁,遍布繁花野卉。前柏后松的萬壽山寓意長壽永固。
昆明湖沿湖岸堤的綠柳紅桃則是一派北國江南風光。各處綠蔭中散落著廳、堂、樓、軒、閣、館、殿、亭等形式各異的古建筑3000余間,大小園林院落20余處、建筑景點一百余座,建筑面積近70000平方米。園林文物陳設琳瑯滿目,4萬余件均為清朝帝后曾經(jīng)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或是當時的國器。頤和園繼承了中國歷代皇家園林的傳統(tǒng),又汲取了江南私家園林的造園藝術菁華,兼具北方山川雄渾宏闊的氣勢和江南水鄉(xiāng)婉約清麗的風韻,并蓄帝王宮室的富麗堂皇和民間宅居的精巧別致。
園中建筑分前山前湖、后山后湖、沿湖及堤島分布。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
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筑。園內(nèi)景點分政治活動、生活居住、御園游覽等三個區(qū)域,同時也建設了現(xiàn)代化的
文昌院博物館。
政治活動區(qū):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包括涵虛罨秀牌樓、東宮門、南北九卿值房等處,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nèi)政、外交等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
生活居住區(qū):以樂壽堂為中心,包括玉瀾堂、宜蕓館、永壽齋、德和園等庭院,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們生活居住、看戲賞樂的地方。
御園游覽區(qū):由昆明湖區(qū)以及萬壽山山前、山后的廣大區(qū)域組成。萬壽
山南麓有世界上最長的畫廊,繪著14000多幅蘇式彩畫。前山中部,金碧輝煌的排云殿、佛香閣建筑群起自昆明湖岸邊的云輝玉宇牌樓,經(jīng)排云門、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閣內(nèi)原接引佛已不存,現(xiàn)供奉的是1989年從彌陀寺以來的明代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站像。昆明湖上,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堤上六橋,形態(tài)互異、婀娜多姿。湖中,十七孔橋長虹偃月,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恰似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湖畔,漢白玉的石舫精美絕倫,鎮(zhèn)水的銅牛惟妙惟肖,耕織圖則蘊涵著濃重的江南農(nóng)耕文化韻味。萬壽山山后,四大部洲高原異域風情獨特,諧趣園亭廊幽曲、足諧其趣,后溪河畔蘇州街是典型的中國十八世紀中期的江南水鄉(xiāng)街肆風貌。
文昌院博物館:位于昆明湖東岸文昌閣東側(cè),分綜合館、銅器館、瓷器館、玉器館、聚珍館五個展廳,集中展出了頤和園的園藏文物珍品。
游船服務
游船碼頭:八方亭、文昌閣、玉瀾堂、排云殿、石丈亭、銅牛、石舫、南湖島
船種:手劃船、電瓶船、腳踏船、龍船 大型游船開展包船游覽業(yè)務
白天包船時間:8:00--17:00 2.晚上包船時間:18:00--22:00
講解服務頤和園可為中外游客提供中、英、俄語導游講解服務?! ?/div>
電瓶車服務頤和園電瓶車游覽共分為五站,分別是:
八方亭(十七孔橋)--秀漪橋--景明樓南口--暢觀堂--玉帶橋(耕織圖)
運營時間:上午9:00--下午16:00,周末不休息。
其他服務
頤和園還在諧趣園、養(yǎng)云軒、半壁橋、西堤南口和南湖島等處設立了7處殘疾人獨立衛(wèi)生間,裝有自動開關電動門及自動報警裝置,并增設了3處殘疾人專用電話亭。
門 票: 20元(淡季),30元(旺季);通票50元(淡季),60元(旺季)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qū)頤和園路
交通路線: 乘726、826、718、332、331、737等路公交車至頤和園東門站下車即到。